由人文及語言學部中文組主辦的中國文化周系列壓軸活動──粵劇示範及面譜工作坊,誠邀粵劇名伶龍玉聲先生擔任主講嘉賓,向同學介紹粵劇的基本功並示範如何畫面,讓同學感受粵劇文化氛圍。
龍玉聲先生從事演藝工作二十多年,屬跨界別藝人。他除了是粵劇文武生外,還擔任電視台演員、電台戲曲節目主持人及粵劇教育顧問導師,對粵劇傳承,不遺餘力。
龍玉聲先生指出:粵劇又稱廣東大戲 ,超過四百年歷史的嶺南表演。透過劇情表現忠、孝、節、義等中國人之優良特質。粵劇分別由唱、做、唸、打四功,以及手、眼、身、步法五法糅合而成。粵劇於二零零九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作為一個地方的表演藝術,能在世界各地華埠普及,並在大灣區城市茁壯成長,實在難得。
龍玉聲先生也帶備個人珍藏:高胡、龍袍、靴子,讓同學穿上龍袍、觸摸靴子,同時也介紹了各式各樣的樂器和工尺譜,並即席演示。在徇眾要求下,龍玉聲還唱了一段「帝女花」,讓現場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最後龍玉聲先生邀請同學擔任畫面的模特兒,向同學示範如何「開面」。清潔面部後,用灰筆在眼睛周圍及唇上擦黑,防止油彩進入眼睛及防止髯口掉落。接著用手把眼窩及唇上的灰痕搓勻,勾好中間位置,方便臉譜對稱,然後在臉上空白位置塗上其他顏色。最後勾上其他較細緻的圖紋及作最後微調,一副「模樣」就完成了。其他同學也執起紙面譜,對著各式面譜樣辦,自己動手畫起來。同學在一片歡呼大叫聲中完成這次工作坊。
人文及語言學部主管Dr. Theresa Cunanan 感謝龍玉聲先生為同學帶來精彩的表演,讓同學在課堂以外學習更多的中國地方戲曲文化,拓寬視野。同時也感謝中文組同事的努力,設計多樣化的課外活動,豐富同學的校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