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真情。人心暖,縱有寒風呼呼,也不覺得凍了。

抗疫期雖然漫長,但是有心人卻因此而走在一起。銀杏館聯同各方義工和贊助團體,包括浸大持續教育學院、浸大國際學院及「舊香港.融舊──藝術概念館」的樂風集團,一起成就了「愛心寒衣轉贈活動」,令可能被遺棄的寒衣和物資「重燃生命」,讓年輕一代學懂循環再用,幫助有需要的弱勢社群。就算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一切一切,全賴一班有心人集腋成裘,共襄善舉。感謝「數碼通」送來及時雨,讓長者們可以在全新的智能手機下載應用程式,方便出行。在抗疫期間,各方義工和同學們排除萬難,一起服務弱勢社群。學院的一眾顧問和老師們,都努力為他們穿針引線,樂見其成。在這裏,我們看見了嚮往已久的守望相助精神。這種情操,下一代已經繼承到了。

簡單為大家報告一下,今年愛心寒衣轉贈服務的統計數字:

回收物資:
衣物(包括羽絨、冷衫、外套、保溫內衣、保暖褲、牛仔褲、帽、被、睡袋)逾二萬件,重量約三十噸;小型電器(包括風筒、電熱水壺、多士爐、熨斗、電飯煲、攪拌機、榨汁機、收音機)逾五百件;通訊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逾五十部。

受惠者:
受惠弱勢社群約一萬名,當中除了銀杏館各分店的飯友外,還有來自逾百間社福機構或非牟利團體的會員。

義工:
參與義工逾三百人次,服務逾九百小時;另外,還有提供義載的司機,協助外展派發活動。浸大共有三十五位同學參加愛心服務,每位同學大約服務六至十五小時左右。同學們反映,今次社會服務,要和其他義工通力合作才成,體驗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受益匪淺。老師們都認為,社會服務讓年輕人瞭解民生疾苦,學懂珍惜一切,希望下一年可以再接再厲。

今年安排同學參加「愛心寒衣轉贈服務」,實踐服務學習,總算是圓滿結束了。

感謝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女士、銀杏館業務發展經理蔡文健先生、沙田社區基金主席簡汝謙先生、樂風集團資深營業董事關德仁先生、第一版媒體有限公司創辦人及培訓師高博豪先生、浸大持續教育學院護理學課程講師黃嘉恩博士及浸大國際學院商學部講師徐志強博士到場為同學們打氣。

現場片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