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际学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现在,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担当着不同角色,继续努力回馈社会。以下是部分毕业生的分享。
应用科学学部
雖然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但我在浸大找到另一條升學之路。感激陪伴我跨過每個難關的老師和同學,他們更促使我要下定決心去追求知識。
羅卓文 ’15
- 綠色力量助理教育主任
- 2018年香港大學環境管理理學碩士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環境及資源管理社會科學學士(榮譽)畢業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環境保育學)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毅進文憑畢業
我在浸大找到另一條升學之路。
羅卓文 ’15
人文及语言学部
國際學院積極鼓勵同學主動學習與爭取實踐機會。在修讀音樂的時候,學院提供了多次公開表演的寶貴機會給我,不但加強了我的自信,亦加深我對音樂的興趣,促使我繼續往海外升讀音樂碩士課程。
李珈維 ’11
- 敲擊樂老師
- 2015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音樂學院修讀音樂碩士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文學士(榮譽)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音樂學專修)畢業
學院提供了多次公開表演的寶貴機會給同學。
李珈維 ’11
商学部
副學士課程為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讓我得益匪淺。學院講師十分友善,常常耐心指導同學,令我們能夠更順利升讀學士學位。在學院的兩年裡,我參與了許多幫助提升成績及完善工作技巧的工作坊,收穫良多。我還亦曾於B-dare商業比賽中擔任司儀一職,該次學習體驗更提升了我的溝通技巧。
巫詩瑤 ’21
- 現修讀南澳洲大學運動及康樂商學士學位課程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旅遊及款待業管理)畢業
學院講師十分友善,常常耐心指導同學,令我們能夠更順利升讀學士學位。
巫詩瑤 ’21
社会科学学部
CIE的課程提升了我對學習的熱誠,讓我勤奮追求自己目標。CIE心理學課程很全面地讓同學可循序漸進由基礎至深入。老師亦以學生為本,用心指導和培訓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李宛欣 ’16
- 2018年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心理學)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心理學) 畢業
CIE老師用心指導和培訓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李宛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