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际学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现在,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担当着不同角色,继续努力回馈社会。以下是部分毕业生的分享。

应用科学学部

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豐富了我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和認知。當中的「財務規劃」課堂拓闊了我對金融市場和投資的視野,亦讓我理解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富管理方法,並學會將其與科技結合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將之與生活接軌。課程亦使我獲得編程和數據分析等實用技能,當中的解難和數據分析的能力更切合大學的技能要求,有助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張俊彥  ’23
  • 現修讀香港大學社會數據科學文理學士學位課程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金融科技)畢業
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豐富了我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和認知。
張俊彥  ’23
  • 現修讀香港大學社會數據科學文理學士學位課程

人文及语言学部

副學士課程與我升讀的學系和科目有明確的銜接,升學後應付學業更容易,而且學院的跨學部選科設計令我有機會學習專業中文以外的知識,為我現在於講求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資訊科技創業公司工作打穩基礎。
何俊霖  ’11
  • 資訊科技創業公司項目經理
  • 2013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學士畢業
  • 2011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專業中文) 畢業
  •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基礎課程畢業
跨學部選科設計令我有機會學習本科以外的知識。
何俊霖  ’11
  • 資訊科技創業公司項目經理

商学部

學院講師不但傳授我學術知識,讓我得以順利升學,我更透過實習計劃找到寶貴的實踐機會,讓我即使畢業後投入職場也能更得心應手。
林卓男  ’17
  • 行政助理
  • 2020年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市場學)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工商管理)畢業
我透過實習計劃找到寶貴的實踐機會。
林卓男  ’17
  • 行政助理

传理学部

新聞學課程內容豐富且緊貼時代脈搏,兩年的校園生活培養了我多角度思考及批判性思維,有利日後進入傳媒行業。
王曉琦  ’20
  • 新聞工作者
  • 2022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榮譽)學士學位—新聞及數碼媒體 (中文新聞專修) 畢業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新聞學)畢業
新聞學課程內容豐富且緊貼時代脈搏。
王曉琦  ’20
  • 新聞工作者

社会科学学部

CIE的心理學副學士課程,不但讓我打好心理學的知識基礎,亦令我發現自己擁有某些心理學家的特質,所以我立志成為心理學家。2005年完成副學士課程後,我即前往澳洲繼續升讀學士及碩士課程。我終於達成理想成為臨床心理學家。「dare to dream,要實現理想,就要用心做事,不輕言放棄。」共勉之!
鄭志峰  ’05
  • 澳洲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私人執業) 及澳洲中昆士蘭大學客席講師
  • 2009年澳洲狄根大學心理學碩士 (臨床) 畢業
  • 2007年澳洲邦德大學心理學學士 (榮譽) 畢業
  • 2006年澳洲南昆士蘭大學理學士 (心理) 畢業
  •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 (心理學) 畢業
學院讓我達成為心理學家的目標。
鄭志峰  ’05
  • 澳洲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私人執業) 及澳洲中昆士蘭大學客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