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球焦點放落在抗疫之際,多個國際組織在今年先後發佈了反映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的多份報告,顯示生態環境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國際學院環境保育學學術統籌主任梁士倫博士早前接受商業一台時事資訊節目國際線專訪,向聽眾講解最新情況。
全球多國於2010年根據『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所定下了20個保育目標,但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於2020年9月發表報告指出,這些目標竟然無一達成,當中只有6個為部份達成,其餘七成目標均為未達成或難以評估,雖然多項未達標的範疇均有進展,但這張滿江紅的成績單卻反映全球在保育上的力度甚為不足,但相關的惡果卻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來承受。
維持生物多樣性有助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及平衡,為我們提供糧食、醫藥、建材、衣物等各式各樣的生物資源,並提供林林總總的服務,包括潔淨水源和空氣,滋潤著人類的身心靈健康。
而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樣在今年9月發表的報告,他們以數千種脊椎動物為指標,發現自1970年到2016年間,動物的數量平均減少近七成,而情況更是每況越下。
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已嚴重破壞了四分之三的土地及四成的海洋環境,加上入侵物種、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問題,導致地球大量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指出,人類不斷入侵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捕獵或接觸野生動物,正不斷增加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事實上近年很多傳染病都是經人進食或狩獵野生動物所傳播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卻同時擁有大量具有醫療作用的天然資源和物種,但這些物種的潛在價值也隨着生態環境破壞而永久消失。
因此,多個國際保育團體呼籲全球各國在準備投放大量資源回復疫後經濟之同時,必需投入財政資源加強保護生態環境,並要重點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及嚴格規管具風險的野生生物種貿易。
保育野生物種,有可能是避免未來傳染病大流行的其一種最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