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國際學院給予我機會和支持我繼續修讀生態學。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
洪婉程 ’21
- 現修讀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理學士學位課程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環境保育學)畢業
國際學院給予我機會和支持我繼續修讀生態學。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
洪婉程 ’21
人文及語言學部
國際學院積極鼓勵同學主動學習與爭取實踐機會。在修讀音樂的時候,學院提供了多次公開表演的寶貴機會給我,不但加強了我的自信,亦加深我對音樂的興趣,促使我繼續往海外升讀音樂碩士課程。
李珈維 ’11
- 敲擊樂老師
- 2015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音樂學院修讀音樂碩士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文學士(榮譽)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音樂學專修)畢業
學院提供了多次公開表演的寶貴機會給同學。
李珈維 ’11
商學部
在學院的學習生涯中,最讓我獲益良多的是服務學習。以小組的形式探訪老人中心,學習準備相關的活動材料,藉此了解課程中的理論和社會的發展。
李焯騫 ’19
- 高級文員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市場學商學士(榮譽)畢業
- 2019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市場學)畢業
最讓我獲益良多的是服務學習。
李焯騫 ’19
社會科學學部
在CIE讀書的時光相當寶貴。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的講師很熱心,會盡力協助同學解決各項學業或升學的難題。
丁柏濤 ’21
- 於歐洲進行義務工作
-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畢業
學科講師很熱心,會盡力協助同學解決各項學業或升學的難題。
丁柏濤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