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CIE提供很寶貴的學習機會助我增強學科知識,我可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驗室,以及透過學院安排的實習實踐出來。這些學習經驗鞏固了我的知識基礎,也為升學作好準備。
何佩霖 ’16
- 於檢測中心工作
- 2018年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科技學學士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生命科學)畢業
CIE提供很寶貴的學習機會助我增強學科知識。
何佩霖 ’16
人文及語言學部
學院作為一個幫助學生進步的平台,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機會讓我作多方面發展。學院亦定時舉辦既實用且多元化的活動和嘉賓講座,藉此加深了我對自己的了解,為畢業後的去向定下明確目標。
陳柏希 ’15
- 「Teach4HK良師香港」項目老師 2017-18
- 2017年香港大學文學士(美國研究)畢業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文化研究) 畢業
學院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機會讓我作多方面發展。
陳柏希 ’15
- 「Teach4HK良師香港」項目老師 2017-18
商學部
國際學院致力向學生灌輸正面的想法,它的教育信念有助學生邁向成功。學院所締造的愉快學習環境及校園生活,讓我從多方面積極裝備自己,良好師生關係,以及專業知識的教導,都有助改變我一生。
董絨鴿 ’09
- 香港逸東酒店高級客户服務主任
- 2011年澳洲南澳大學旅遊及款待業管理商學士(榮譽)畢業
-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旅遊及款待業管理)畢業
- 2007年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基礎課程畢業
學院讓我從多方面積極裝備自己,有助改變我一生。
董絨鴿 ’09
社會科學學部
兩年的應用社會服務學習培養我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思維,使我更堅持成為社會工作者,堅守促進社會公義的使命,為弱勢社群爭取平等待遇。副學士的學習令我擴闊眼光及視野,受到導師及同學的感染令我對不公義的事更敢言。
黃信煒 ’11
- 社會工作者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榮譽) 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應用社會服務)畢業
兩年的應用社會服務學習培養我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思維。
黃信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