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我曾經在浸大生物學系進行暑期實習,這次經驗十分難忘。在實習中,我掌握了環境科學的知識和實驗分析的技巧,亦有機會使用在課堂較少接觸的實驗器材,例如質量分析議和離心機等。這次實習擴闊了我在檢測科學範疇的知識,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楊偉峰 ’15
- 政府醫院行政助理
- 2017年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應用科學健康學理學士畢業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營養與食物管理)畢業
浸大生物學系的暑期實習擴闊了我在檢測科學範疇的知識。
楊偉峰 ’15
人文及語言學部
學院為我提供了繼續升學的機會,在學問上有所長進。在學期間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們各有所長,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也充滿理想與抱負。
周文慶 ’10
- 現職於服裝設計與藝術創作行業
- 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士畢業
-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視覺藝術)畢業
在學期間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周文慶 ’10
商學部
在我就讀國際學院期間,我得到全方位的學習體驗,當中包括老師提供的諮詢,幫助我規劃了自己的學術和職業路向。學校生活的一個亮點是參加了商業計劃比賽,它讓我運用創新思維,將我的商業知識應用到一個模擬項目中。這些經驗讓我獲得了升讀香港科技大學課程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我很感激學院的培育,實現了我學業和職業的目標。
呂彥樂 ’20
- 會計員(商業稅項服務)
- 2023年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市場學)畢業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工商管理)畢業
很感激學院的培育,實現了我學業和職業的目標。
呂彥樂 ’20
社會科學學部
在國際學院的經歷拓闊了我的眼界,帶我走出柏拉圖的洞穴,探索新思維和新角度。現在,輪到我向仍然認為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就是現實的朋友描述外面的世界。
黎晉業 ’23
- 現修讀中文大學哲學文學士課程
- 2023年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實踐哲學)畢業
在國際學院的經歷拓闊了我的眼界,帶我走出柏拉圖的洞穴,探索新思維和新角度。
黎晉業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