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傳理學部

創意數碼媒體設計
CIE裝備我投身創意行業,課程涵蓋廣泛的設計技巧及基本知識,這些學習機會是很難得的。
尹躍羲  ’14
  • 電腦平面設計師
  • 2016年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榮譽文學士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CIE裝備我投身創意行業,課程涵蓋廣泛的設計技巧及基本知識,這些學習機會是很難得的。
尹躍羲  ’14
  • 電腦平面設計師
創意數碼媒體設計專修讓我掌握甚麼是設計及創意,從而確定設計就是我的終極夢想和理想職業。
王褔康  ’14
  • 平面設計師
  • 2016年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榮譽)文學士組合課程(傳意設計學)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創意數碼媒體設計專修讓我掌握甚麼是設計及創意,從而確定設計就是我的終極夢想和理想職業。
王褔康  ’14
  • 平面設計師
學院的講師是我認識中最有教學熱誠,他們了解學生的潛能,鼓勵我們為自己找尋可能。在課程中,我不單學到藝術設計的知識,也學會了創意行業必須的技巧 - 如何創造和表達意念。
黃芷霆  ’14
  • 記者
  • 2016年香港城市大學文學士(數碼電視與廣播)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學院的講師是我認識中最有教學熱誠。
黃芷霆  ’14
  • 記者
CIE的副學士課程幫助我打好在創意數碼媒體設計方面的基礎,而參與學院的多元活動,例如廣告設計大賽,讓我有機會將課本知識實踐出來。這些寶貴的學習經驗對我現時修讀學士課程大有幫助。
傅袓兒  ’12
  • 現職於數碼廣告公司
  • 現修讀香港大學文化、媒體及創意城市碩士課程
  • 2015年浸會大學綜合傳播管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在CIE寶貴的學習經驗對我現時修讀學士課程大有幫助。
傅袓兒  ’12
  • 現職於數碼廣告公司
創意數碼媒體設計副學士課程有趣亦具啟發性,為我打好了基礎。從選修的科目中,我學到了相關的技能,課程亦激發了我的創意思維,不論對我現時的學習或未來工作都大有裨益。
廖康宇  ’12
  • 現職於數碼廣告公司
  • 現修讀香港大學文化、媒體及創意城市碩士課程
  • 2015年浸會大學綜合傳播管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創意數碼媒體設計副學士課程有趣亦具啟發性。
廖康宇  ’12
  • 現職於數碼廣告公司
傳理學
國際學院是我啓航的地方,它讓我明白到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並非上大學的唯一途徑,也非成功的唯一方法。CIE提供了很多機會讓我增長知識,使我成功探索到自己的興趣和長處,讓我有信心朝著創意產業方面發展,並成為我日後的事業。感謝CIE對我的栽培!
潘諾瑤   ’20
  • 現修讀香港大學文學士全球創意產業課程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CIE提供了很多機會讓我增長知識,讓我有信心朝著創意產業方面發展。
潘諾瑤   ’20
  • 現修讀香港大學文學士全球創意產業課程
副學士畢業後升讀浸大傳理學,由於大部分已修學分都可以轉移到學士課程,我可以騰空時間參加不同活動,最難忘的是擔任「浸大62周年校慶酒會」司儀,令我認識不少知名校友,擴闊人際網絡。
蕭鳴洋  ’16
  • 公關公司客戶主任
  • 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公關及廣告主修)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最難忘是擔任了「浸大62周年校慶酒會」司儀,令我認識不少知名校友,擴闊人際網絡。
蕭鳴洋  ’16
  • 公關公司客戶主任
CIE很鼓勵互動教學,例如我們會學習設計廣告宣傳文案、籌劃公關活動及製作電台節目等,由理念創作到實踐都由同學們負責策劃,讓我掌握更多傳訊有關的知識,開拓更廣闊的視野。
吳焌豪  ’14
  • 入境事務處助理入境事務主任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媒體及社會傳播社會科學學士(榮譽)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在CIE裡學習讓我掌握更多傳訊有關的知識。
吳焌豪  ’14
  • 入境事務處助理入境事務主任
學院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包括擬定推廣活動、策略及準備講稿等,讓同學實踐課堂所學。我曾參與AD Here 廣告大賽,那次經驗助我日後繼續升讀學士課程打好基礎,以及讓我裝備職場之路。
葉嘉恩  ’13
  • 現職於社會服務機構
  • 2015年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畢業
  • 2013年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助我裝備職場之路。
葉嘉恩  ’13
  • 現職於社會服務機構
國際學院的副學士課程承傳了浸大「全人教育」的理念,讓我們在追求學業之餘,亦可參加多元化的學生發展活動,開闊眼界。我曾參加多項學院與外界合辦的活動,包括與雀巢牛奶公司合辦的AD Here廣告大賽,並擔任學生籌委會主席。在學期間我曾獲教育局頒發「自資專上獎學金」,為我的學業發展帶來正面的鼓勵。
廖朗軒  ’13
  • 數碼營銷公司客戶經理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 - 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傳理學) 畢業
我曾獲教育局頒發「自資專上獎學金」,為我的學業發展帶來正面的鼓勵。
廖朗軒  ’13
  • 數碼營銷公司客戶經理
CIE給予的空間與老師的教導讓我明白到,追尋夢想不一定需要一個學士學位,而是要有決心和勇氣。
江慧楓  ’13
  • 電台節目主持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CIE給予的空間與老師的教導讓我明白到,追尋夢想不一定需要一個學士學位,而是要有決心和勇氣。
江慧楓  ’13
  • 電台節目主持
在CIE讀書會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歷練的機會,只要堅持信念、不斷努力,就可提升各項的能力,發揮潛能。
譚嘉希  ’11
  • 社交媒體專家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只要堅持信念、不斷努力,發揮潛能。
譚嘉希  ’11
  • 社交媒體專家
國際學院的全人教育理念鼓勵同學多方面的發展,因而引起我對廣告創作的興趣。學院講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對我學習和做人處事方面很大的幫助,為我日後在職場上面對不同的挑戰做好準備。
潘煒烈  ’10
  • 中銀信用卡 (國際) 有限公司私人貸款部高級業務推廣主任
  •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傳理學) 畢業
學院講師循循善誘的教導,為我日後在職場上面對不同的挑戰做好準備。
潘煒烈  ’10
  • 中銀信用卡 (國際) 有限公司私人貸款部高級業務推廣主任
自從加入國際學院的大家庭後,我學會了獨立思考及學習方法,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國際學院除了課程實用外,更鼓勵我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隨著接受不同的新 挑戰,從而建立自信。此外,令我感受最深的應該是我們與講師像朋友般的關係,講師除了用心教導外,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令我們感到更溫暖,讓我們更享受在 國際學院學習。
彭穎琪  ’08
  • 免費電視台高級資料撰稿
  • 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文學碩士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綜合傳播管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08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傳理學) 畢業
講師用心教導及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更享受學習。
彭穎琪  ’08
  • 免費電視台高級資料撰稿
回顧在 CIE 的學習經歷,學會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在教師們身上感受到教學的熱誠!現在身為教師的我,亦常以他們作榜樣!
黃國祺  ’03
  •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
  •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文學碩士畢業
  • 2003年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畢業
教師們對教學的熱誠深深激勵了我。
黃國祺  ’03
  •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
CIE的副學士課程提供良好的師資和學習環境,而且與多間海外大學簽署了銜接協議,為我日後到美國升學打下了穩固的基礎。畢業後,我順利考入美國州立大 學,其後,我更在浸大取得傳理學碩士。今天的我能夠在跨國大機構工作,實在感到非常榮幸。有賴國際學院的栽培、加上自己無比的決心,才能成就今天的我。
張沛枝  ’02
  • 匯豐銀行企業傳訊部高級經理
  •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文學碩士畢業
  • 2004年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 (榮譽) 文學士 (主修傳理學) 畢業
  • 2002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傳理學) 畢業
有賴學院的栽培才能成就今天的我。
張沛枝  ’02
  • 匯豐銀行企業傳訊部高級經理
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
在就讀副學士課程的兩年間,國際學院的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專修課程教授了豐富的電影相關技巧和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機會與不同同學合作拍片,從而認識到一班很好的朋友。
王鎮波  ’14
  • 錄像攝影師及剪接師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電影與媒體藝術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畢業
專修課程教授了有關電影的豐富技巧和知識。
王鎮波  ’14
  • 錄像攝影師及剪接師
在就讀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的兩年時間裡最深刻難忘的是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起為拍片這個夢想付出。在老師的指導和訓勉下,從構思故事到後期制作技巧上也看得見自己的進步。看見自己滿意的作品,實在很有成功感。完成課程後我獲心儀的大學學科取錄,延續和增進了我對電影的熱誠和知識。
王詩莉  ’14
  • 立法會秘書處攝影師
  • 2017年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文學士(榮譽)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畢業
完成課程後我獲心儀的大學學科取錄,延續和增進了我對電影的熱誠和知識。
王詩莉  ’14
  • 立法會秘書處攝影師
副學士課程給予我相當大的創作空間。猶記得一個名為「劇本寫作」的課節,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一步一步去完成屬於自己的劇本。這份感動和衝擊一直支撐我至今。
陳淦熙  ’11
  • 電影公司編劇
  • 2017年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藝術學士(榮譽)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畢業
副學士課程給予我相當大的創作空間。
陳淦熙  ’11
  • 電影公司編劇
CIE給予我兩年豐富的人生經驗。學院不但讓我確立了學習的方向、加強對自我的肯定,亦讓我認識到同樣鐘愛電影的好友。學院提供的資源十分豐富,只要你懂得好好善用,收穫將會超越你所想像。
李秋影  ’11
  • 戲劇導師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電影電視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學)畢業
學院提供的資源十分豐富。
李秋影  ’11
  • 戲劇導師
新聞學
學院提供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鼓勵同學參加。我曾經參與領袖訓練計劃、學院刊物《覔Invisible》 的編輯工作 及 AD Here 廣告大賽籌委等活動,讓我有機會跟不同專修的同學交流,學習與人合作及欣賞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擴濶視野,促進個人成長。
梁善祺  ’14
  • 廣播機構記者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新聞主修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新聞學)畢業
學院提供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鼓勵同學參加,讓我有機會跟不同專修的同學交流。
梁善祺  ’14
  • 廣播機構記者
媒體傳播
在CIE的時候,除了認識到幾位好朋友外,亦學懂很多利用媒體傳播訊息及意念的理論和技巧,當中的跨學科專題研習更是難得的學習體驗。專題研習以大專院校學生和老師為目標觀眾,當中為無國界醫生設計宣傳活動,實踐課堂理論,令我獲益良多。
鄭皓駿  ’17
  • 現修讀香港浸會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碩士課程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公關及廣告主修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跨學科專題研習是難得的學習體驗。
鄭皓駿  ’17
  • 現修讀香港浸會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碩士課程
新媒體的應用愈來愈流行,在新聞、娛樂、娛廣告等成為主流的溝通渠道。而媒體傳播的課程正正針對這趨勢,除了教授傳統媒體知識外,還增添利用新媒體的元素,所學的知識除了為日後升學作裝備外,更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
林樂昇  ’17
  • 助理物業主任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課程增添利用新媒體的元素,所學的知識除了為日後升學作裝備外,更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
林樂昇  ’17
  • 助理物業主任
我很慶幸選擇了媒體傳播專修,課程十分實用。學習期間我有機會參與非政府機構協助設計跨媒體宣傳策略,和研究社交媒體受眾的特性,從中體驗到媒體對社會的重要性。
邱莉敏  ’17
  • 數碼廣告公司撰稿員
  • 2020年香港大學文學士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我很慶幸選擇了媒體傳播專修,課程十分實用。
邱莉敏  ’17
  • 數碼廣告公司撰稿員
傳媒行業包含許多不同範疇,例如廣告、公關、電視電影等等,它們都與新媒體的關係密不可分。媒體傳播課程的優勝之處在於其課題具即時性,針對新媒體的最新發展。因此,選擇修讀媒體傳播課程是最適合我!
朱淨慈  ’16
  • 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媒體傳播課程的優勝之處在於其課題具即時性,針對新媒體的最新發展。
朱淨慈  ’16
  • 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課堂老師講解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作宣傳工具外,同時也訓練同學以多角度及批判性思維看待傳媒及各種社會現象。當中最大的得著是學懂如何平衡意念和創意,透過新媒體平台將訊息有效地傳達至社會大眾。
鄺嘉穎  ’16
  • 遵理學校見習行政人員
  •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課程訓練我們以多角度及批判性思維看待傳媒及各種社會現象。
鄺嘉穎  ’16
  • 遵理學校見習行政人員
從媒體傳播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很實用!課程涵蓋不同的傳理學知識,內容更緊貼社會,對各項社交媒體作深入探討,有趣兼實用,亦幫助我成功透過Non-Jupas途徑升讀心儀的學士學位課程。
李奕斯  ’16
  • 空中服務員
  • 2018年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文學士(媒數碼電視與廣播)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媒體傳播課程有趣而且實用,亦幫助我成功透過Non-Jupas途徑升讀心儀的學士學位課程。
李奕斯  ’16
  • 空中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