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科學學部講師出席商台節目《國際線》 分享全球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資源議題
返回國際學院應用科學學部「環境保育學」專修學術統籌主任梁士倫博士和「地理及資源管理」專修學術統籌主任胡麗恩博士早前獲香港商業電台邀請出席時事資訊節目《國際線》,就全球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資源議題作分析、探討和分享展望。
梁士倫博士分享的議題是「生物多樣性持續惡化、國際社會有心無力?」他在節目上引述和分析多個世界組織的研究報告。他表示全球多國於2010年根據『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定下了20多個保育目標,但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於2020年9月發表報告指出,這些目標竟然無一達成,當中只有6個為部份達成,其餘七成目標均為未達成或難以評估。
維持生物多樣性有助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及平衡,為我們提供糧食、醫藥、建材、衣物等各式各樣的生物資源,並提供林林總總的服務,包括潔淨水源和空氣,滋潤著人類的身心靈健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指出,人類不斷入侵和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捕獵或接觸野生動物,正不斷增加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事實上近年很多傳染病都是經人進食或狩獵野生動物所傳播的。因此,多個國際保育團體呼籲全球各國在準備投放大量資源回復疫後經濟之同時,必需投入財政資源加強保護生態環境,並要重點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及嚴格規管具風險的野生物種貿易。保育野生物種,有可能是避免未來傳染病大流行的其一種最佳方法。
胡麗恩博士分享的議題為「從生態足跡看世界資源耗用的問題」,她藉此呼籲市民大眾實踐可持續生活,減少生態足印。
胡博士指出地球上每個人的生存都有賴自然資源,例如: 能源、水、空氣、食物和建築材料等。但我們現時耗用資源的速度比地球製造得快,導致地球資源入不敷支。
根據聯合國2019年全球資源展望報告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原料開採量增長了3倍,其中非金屬礦物的使用量增加了5倍,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了45%;而近半數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超過90%的生物多樣性損失和水資源短缺現象,都是由材料、燃料和食品的開採和加工造成的。人類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將不斷侵蝕地球自然資本,令我們遭受各種威脅,包括乾旱、淡水資源短缺、土地侵蝕、生物多樣性損失以及氣候轉變。
胡博士建議政府可推出食物碳排放標籤,標明製造每項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讓消費者作出對環境較少傷害的選擇。香港人應反思飲食習慣,應多菜少肉,實踐可持續生活,減少生態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