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境及資源管理學士課程同學赴珠海考察 探索大灣區發展與環境議題

2025年05月12日
返回

浸大國際學院應用科學學部 「環境及資源管理社會科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師生前往珠海,展開為期兩天的實地考察,深入探討大灣區發展與環境議題。此次行程涵蓋生物科技、資源回收、生態保育及學術交流,讓同學親身體驗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與挑戰。 

考察團首先到訪位於珠海斗門的全球領先水產飼料企業—— 思凱汀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源自挪威的思凱汀公司專注於水產飼料研發與生產,致力於提升營養價值、推動可持續養殖,並兼顧經濟效益。透過參觀與公司講解,同學瞭解到如何通過創新技術,在「從飼料到食物」的產業鏈中實現環保與高效生產的平衡。 

同學隨後前往金港工業園區,於圖強新之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考察再生塑膠生產流程及改良工藝,讓他們近距離觀察先進技術如何幫助轉化廢棄塑膠為再生塑膠,以及認識循環經濟在減少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方面的關鍵作用。 

考察團更造訪位於珠海香洲區的北師香港浸會大學(BNBU)。在通識教育學院環境發展課程的主管李芳華老師與講師劉思貝博士的帶領下,參觀綠色低碳校園,瞭解環境通識教育;及觀察環保技術課程三、四年級同學的畢業課題實驗,例如利用麵包蟲分解塑膠以及植物根系改善水土流失等課題,兩地師生更就此交流科學研究經驗。

除此之外,同學亦前往淇澳島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探索紅樹林人工修復與保育的成果;並參觀中華白海豚保育中心,瞭解瀕危物種中華白海豚在珠江河口海域種群的保護現狀。透過保育中心導師悉心的講解,深化同學對大灣區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國家生態保護紅綫政策的理解。 

環境及資源管理學士課程四年級同學時君琳(James)認為考察活動令她獲益良多。從可持續水產養殖、塑膠再生,到校園生態教育及紅樹林實地考察,讓她深刻體會到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連結,學習到環保科技知識之餘,更讓她明瞭個人的環保責任。而另一位四年級同學凌國軒(Ivan)表示得以參觀思凱汀飼料公司的現代化水產養殖現況,以及瞭解其公司的ESG措施令他留下深刻印象;能夠參觀BNBU的環保技術科研實驗室和與當地同學交流互動,更讓他獲益匪淺。 

負責統籌是次考察的環境及資源管理學士課程講師韋栖博士認為是次考察不僅讓同學見證大灣區在環境管理與資源循環方面的創新實踐,更強化了課堂所學與現實應用的連結。此行亦促進了與大灣區高校合作,進一步拓展同學對環境科學前沿技術的視野。她表示環境與資源管理課程將會持續推動更多不同的交流活動,培養同學成為具備全球視野與行動力的環境專才,為大灣區以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