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實踐哲學


為什麼需要修讀「實踐哲學」?

  • 近年全球在政策、經濟、科技及文化等層面不斷出現巨大的轉變,社會更渴求具跨學科知識而且有靈活思辨及應變力的人才,客觀理性地去分析各種資訊及複雜、具爭議性的問題;
  • 哲學教育讓同學培養有系統和具條理的邏輯思維,同時裝備同學探索複雜問題時的能力,以及訓練同學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論點、具備獨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等能力。

什麼是實踐哲學? 與一般的哲學課程有什麼分別?

  • 哲學看似一門艱澀難懂、抽象深奧的學問,但其實哲學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一般哲學課程會較偏重教授哲學概念和理論,涉及當今世代的議題與挑戰的內容相對較少;
  • 「實踐哲學」課程除邏輯及哲學入門等基礎課程,亦同時包括科技與人類未來、生物倫理學、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及道德心理學等範疇。透過研習哲學理論及新近的跨學科課題,課程開拓同學宏觀的國際視野,增強批判、創造及跨領域思維能力,並讓他們學懂如何具體地把哲學理論實踐在日常生活、學術研究及職場當中。

課程適合哪些人報讀? 完成課程後,我可以學到什麼?

  • 課程適合注重提升自己處理當代各種議題的分析能力與批判思考能力,對論證分析與邏輯有興趣的同學修讀;
  • 完成課程的同學將:
    • 有能力從跨學科角度,演繹多元哲學議題;
    • 以獨立、注重實證及批判思維去分析、解決複雜疑難;
    • 將哲學知識及論證分析技巧,運用於探討不同宗教、傳統哲學理論、社會、政治及文化議題,以及個人生活中。

修讀哲學,是否只有升學選擇? 將來有什麼就業機會?

  • 畢業生可選擇在本地或海外大學完成宗教、哲學、人文學等相關學士學位課程。經非聯招途徑,畢業生可選擇升讀教資會資助高年級(三年級)學士學位課程,包括:浸大(宗教、哲學及倫理;人文學;創意及專業寫作);中大、港大、嶺大(哲學);
  • 同學可透過浸大「4年自資學位課程優先入學計劃」,以「2+2」升學途徑無縫銜接浸大「文化研究及創意產業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 此專修畢業生因具備良好的邏輯分析和溝通能力,可選擇從事教育、文化工作、法律、傳媒、商界等行業, 包括教學助理、宗教及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助理人力資源主任、助理社福機構項目主任、及政府二級聯絡主任等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