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很多時都忽略了值得細味的人、物和事。當近年社會上開始重視本土情懷,甚至有企業以此推銷商品時,有媒體工作者選擇以文字及影像記錄本土的人和事,為我們身處的社區發掘不同的文化意義。浸大國際學院媒體傳播學會早前舉辦了「 急急子漫談雜集誌」講座,邀請了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急急子分享自己的文字創作經歷,以及當中所發現的香港故事。

 

急急子表示自己是一個喜歡發掘生活中不同趣味和意義的人,自大學時期出國交流,到後來到電台工作,她都喜歡用文字記錄不同地方的人物故事。急急子現時在商業電台主理兩個節目,分別為逢周一至五的「雜集誌」及周日的「Urban Touch」。她坦言做電台的目的,是希望讓聽眾能夠「聽到小人物的聲音,看到他們的真實故事」。

 

人物專訪是發掘生活故事重要的一環。急急子認為做訪問最重要是用心及花時間去幫受訪者梳理故事,然後從訪問中發掘人和事的意義:「在接觸訪問對象時,必須耐心地花時間跟他們聊天。可以先由被訪者的基本資料開始,然後透過延伸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發掘更多故事。而最重要是與受訪者建立信任,有時更需要多次探訪,才能發掘更多更深入的人和事。」

 

協助籌辦講座的媒體傳播二年級同學黃佩瑩表示:「 透過急急子這次的分享,我了解到作為媒體工作者並不一定只追求關注度。利用自己的能力去為大眾分享一些值得細味的小故事亦是傳媒的另一種使命。」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急急子暢談文字創作經歷。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急急子暢談文字創作經歷。

傳理學部導師以及籌備講座的媒體傳播同學向嘉賓致送紀念品。

傳理學部導師以及籌備講座的傳播同學向嘉賓致送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