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ed Science Division students applied the “Zebrafish” embryo toxicity testing technology to perform an experiment
Back近年,不少聲稱有助提神作用的罐裝咖啡及能量飮品充斥市面,主要因該類飲料含有咖啡因成分。原來部分受兒童歡迎的汽水、檸檬茶,甚至朱古力等奶類製品也含有咖啡因,有研究指咖啡因對兒童心臓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究竟這個研究是否屬實?亦可以通過甚麼方法檢出預先包裝飲品的咖啡因含量?為了讓同學能夠具體地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國際學院安排生命科學和檢測及認證專修的同學一起利用現時最嶄新的「斑馬魚」生物毒性檢查技術對咖啡因進行了研究實驗。
是次研究主要為兩部分,化學方面的萃取及檢測,以及生物毒性研究。同學先採用萃取法提取飲料內的咖啡因,然後再用比色法檢測其濃度含量。研究檢測特別採用嶄新「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由於剛孵化幼魚的心臟與人類兒童的生物結構及基因相似,可用作模擬人類的新陳代謝系統。當幼魚接觸到毒素後,其半透明的魚身讓同學更易觀察受到外來的刺激時其心跳的變化。
同學在該研究中發現,幼魚的心率變化會隨咖啡因的濃度而影響,濃度越高,反應越大。一條未受過咖啡因影響的斑馬魚,其心跳每分鐘約110次,而當斑馬魚分別攝入0.1,0.5 和1.0 毫克/毫升咖啡因濃度影響的情況下,其心跳每分鐘為160次、60次及和30次。結果顯示,低濃度的咖啡因反有助刺激幼魚心跳,而較高濃度的會使幼魚心跳減慢,實驗結果與早前外界所發佈的科學研究結果一致。
檢測及認證專修學科統籌李富華博士表示:「同學進行實驗期間曾遇到一些難題,不過經指導下改變實驗樣品的濃度,最後得出準確的結果。這些寶貴經驗有助提升同學的解難能力,以及讓他們充份掌握實驗室儀器的運作。」
生命科學專修學科統籌蔡笑華博士認為:「希望透過今次的研究,讓同學實踐在課堂所學的生物研究知識進行實驗與數據分析,學習如何計劃進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擴闊學習視野,提升自身的升學和就業的競爭力。」
唐志皓同學(生命科學副學士二年級)表示:「這次研究引起我對科研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認識如何利用生物測試去達成食物檢測的重要性。我們期待進一步了解咖啡因的副作用,例如如何影響神經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