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国际学院举办《记录时代》放映会 资深传媒人出席探讨现今的网媒生态

2018年05月10日
返回

国际学院传理学会早前举办纪录片《记录时代》放映会,并邀请到担任《记录时代》的两位导演:李家文博士(前电视新闻记者及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副主任)及冼浩贤先生(「是敢的创作室有限公司」监制)出席,联同端传媒总编辑李志德先生,一同与同学及教职员探讨现今网媒的生态与行业所面对的种种挑战。

随着大众使用手机的习惯普及,传统纸媒日渐式微,依附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网媒也应运而生。但一如纪录片中所描述,网媒除了面临资金不足、政治压力及采访权公平性等问题之外,不少网媒不惜犠牲内容质素、以哗众取宠的题材增加点击率,不但造成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更令深度报导的比率大幅下降。以上种种不禁令人反思,当点击率凌驾于编采质素之上时,网媒是否还可称为媒体呢?

现场不少同学都踊跃举手发问,发表对新闻自由、点击率与编采之间的平衡等议题上的关注,并向几位嘉宾请教,气氛相当热烈。

李家文博士表示:「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年代,只要有手机,人人都可以做公民记者。所以,同学不应只眷恋记者的光环,要明白使命感比身份更重要。」她又指出网媒的编采水平与读者的质素息息相关,要提升网媒的水平,不妨由改变亲友接收信息及阅读新闻的习惯开始。

李志德先生勉励修读新闻学的同学,一定要贯彻对新闻公共性的追求:「即使面对敏感题材时,也不应刻意回避,反而更应尽力做好。任何时候我们都应毋忘初衷,把有价值的新闻忠实地报导出来,这是大家的专业,也是一条应该要坚持的底线。」

《记录时代》追踪拍摄《苹果日报》动新闻总采访主任李家聪、「香港01」执行总编辑戚本业及「端传媒」时任总编辑张洁平及的工作实况,探讨网媒如何在各种压力下挣扎求存。《记录时代》从制作到试映历时一年半,当中涉及台湾大选、新界东补选、立法会以及特首选举等题材。 由于内容涉及传媒机构内部敏感数据,所以影片只作教育用途而不作公开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