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闻稿

浸大国际学院与绿色力量联合发布 「林村居民对林村河及集水区的认知调查」

2022年03月21日
Back

(2022年3月21日,香港)本月22日(2022年3月22日)为联合国世界水日,如何确保水资源供应和水质的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而有限的小区和相关持份者参与是现时许多地方实施综合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之一。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早前与绿色力量合作,进行「林村居民对林村河及集水区的认知调查」,探讨林村居民对本地集水区的认识,及对林村河水资源的看法,期望藉调查凸显林村水资源规划的独特性,提倡加强本地集水区的保护,并期望政府于未来规划土地时,充分考虑集水区的生态、康乐及文化价值。

林村谷是本地唯一缺乏《郊野公园条例》全面保护的大型集水区
本港大部分集水区与郊野公园重迭,受《水务设施条例》及《郊野公园条例》保护,以确保集水区的水质不会受人为活动影响。林村谷的集水区面积约为16.1平方公里,当中的林村河上游为「具重要生态价值河溪」。然而,由于林村谷有逾七成范围没有纳入郊野公园范围内,变相为本地唯一没有受《郊野公园条例》全面保护的大型集水区。而《水务设施条例》主要针对供水及水务设施,对集水区内的土地运用、生态保育等管制相当有限。同时,林村谷共有26条村落,居住人口超过17,000人,逾1,800间村屋是本地相当具规模的乡村,频繁的人类活动,亦对集水区造成压力。在本次调查中,浸大国际学院和绿色力量将以林村集水区为案例,调查当地居民对集水区水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林村河河水的情况。

居民对集水区缺乏认识 容易误堕法网
是次调查由浸大国际学院 「地理及资源管理」专修学生负责 ,他们 于2021年10至11月在大埔林村多条乡村成功访问了 224名18岁或以上居民。

调查发现,林村居民对林村河集水区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知颇为薄弱,有逾七成(71%)的受访居民不知道自己居住于集水区范围(Q1),更有75%的受访居民不知道林村河的功能是为香港市民收集食用水(Q6)。虽然林村河为香港及林村居民提供食水,认为林村河对林村居民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受访居民只有55%(Q3),更只有低于三成(27.7%)受访居民认为林村河对香港市民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Q4)。

居民对集水区缺乏认知,更有可能误堕法网。针对市民于集水区的行为,调查发现近三成 (27.2%)居民认为自己可于林村河排放污水,逾两成(20.5%)认为可利用林村河水洗地或洗车(Q5)。有关行为可能已触犯法例。根据《水务设施条例》,任何人放置或倾倒任何物品(液体或固体)于集水区内、进入集水区的水中、在集水区浸洗等行为,均属违法,可被判处罚款。
 
三成七村屋未按法例要求接驳公共污水渠
为改善林村谷的水质和卫生情况,渠务署已于2017年完成敷设林村谷公共污水渠的工程,全面覆盖林村集水区内共26条乡村。根据《水污染管制 (排污设备) 规例》规定,村屋业主有法定责任将处所的排污渠接驳至公共污水渠,并停止使用化粪池处理污水。

然而根据环境保护署的资料(2020)* ,截至2020年底林村河集水区内有高达37%符合要求的村屋(1,807间村屋中的669间)尚未接驳到公共污水渠。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逾两成受访居民了解自己的住处未有接驳公共污水渠,另有近三成受访居民根本不了解家中的排污系统类别(Q8),反映居民对排污系统及相关法例要求的认知不足,可能是导致整体接驳公共污水渠进度未如理想的主因。为防止林村河集水区受家居污水污染,环保署应积极向仍未接驳公共污水渠的村屋业主依例发出通知书劝喻,必要时采取果断执法行动。

保育地少林村河集水区面临棕地化及发展压力
根据《林村分区计划大纲图》,约有4.2平方公里林村河集水区范围被纳入法定土地规划图则,当中仅有两成多(21.9%)土地被指定为具有保育规划意向的「绿色地带」、「自然保育区」或「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反映土地用途的规划未能全面而有效地保护林村河集水区范围,更甚容让棕地作业损害林村河集水区的乡郊环境。按规划署公布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现时林村河集水区内约有2公顷棕地,散布于「农地」、「乡村式发展」及「绿色地带」等范围,主要为露天仓库及停车场,当中超过45%棕地位处林村河河道一百米范围内,对河流水质构成直接威胁。逾三成受访居民亦认为露天仓库(37.1%)和停车场(31.7%)的土地用途对林村河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严重至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Q7)。

林村河集水区同时面临庞大发展压力,早前有发展商透过「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向政府申请于林村社山村兴建大规模私人及公营房屋。如果计划获得通过,林村河集水区的人口将会大幅增加1.7倍至超过五万人。诚如逾四成受访居民(42.9%)意识到自己日常的家庭生活活动已为林村河的水质及环境带来影响(Q11),此类大型住宅发展项目势必严重影响集水区的原有功能。

浸大国际学院「地理及资源管理」专修学科统筹主任 胡丽恩博士总结指:「气候变化 、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令水资源日益短缺,香港应加强管理珍贵的本地水资源,集水区除了发挥收集食水的重要功能,在生态及文化上亦具有不可取替的价值。政府要增强市民及当地居民对林村河水资源保育的教育,让他们全面认识林村河集水区环境各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政府亦可建立平台,增加当地居民参与有关林村河集水区水资源保育和管理的工作,藉此确保林村河作为香港食水供应的可持续性。」绿色力量总监郑睦奇博士则指:「是次调查发现林村居民普遍对身处地区水资源的认知和保护不足,政府需尽快提升村民有关方面的意识,并协助把区内污水排放连接到公共污水渠系统,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和集水区水质;并严谨把关集水区内的土地规划,遏止不乎合水资源保育方针的发展威胁。」

 

* 环境保护署 (2020). 村屋接驳公共污水渠的进度
https://www.epd.gov.hk/epd/sites/default/files/epd/english/environmentinhk/water/guide_ref/files/progress_village_house_2020.pdf

相片可在以下的连结下载:
https://www.cie.hkbu.edu.hk/media/index.php?album=hkbucie%26greenpower

Pic_1.jpg: 浸大国际学院「地理及资源管理」专修学科统筹主任胡丽恩博士亲身带领该专修学生于林村多条乡村进行考察及问卷调查。
Pic_2.jpg: 林村谷居住人口超过17,000人,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居民对集水区水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林村河河水的情况。
Pic_3.jpg: 林村河上游为「具重要生态价值河溪」,生态及文化上亦具有不可取替的价值。


~完~